>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-> 政协工作 -> 提案工作
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——民进宁夏区委会,自治区政协委员聚焦提振消费积极建言
2025-08-19 08:49:52   来源:华兴时报

 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,如何激发消费活力、释放消费潜力?今年,民进宁夏区委会和自治区政协委员曹学云、常洪斌就进一步培育壮大新型消费,激发城乡居民消费活力,释放居民文化消费潜力积极建言献策。

  让百姓能消费 愿消费 敢消费

  今年以来,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消费促进工作,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为激发消费潜力、优化消费结构、提升消费品质、培育消费动能提供了有利条件、营造了良好环境。去年1月至11月,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8.30亿元,较上年增长5.3%。但受人口、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,我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还不稳固。

  通过调研,民进宁夏区委会在《关于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激发城乡居民消费活力的提案》中指出,我区消费能力不高,居民消费行为趋于谨慎,存钱避险心态较重。网上购物成为更多居民日常消费的首选,消费外溢突出。服务业总体发展态势趋缓,不能很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、个性化需求,跨界资源共享平台和协同管理机制还不完善。

  提案建议,持续加大教育文化、卫生健康、就业创业等重点民生领域投入,减轻居民刚性支出负担和消费忧虑情绪。扩大消费券发放范围,适度向低收入群体倾斜发放惠民券、爱心券等特定消费券。推行线上“电子券”和线下“实物券”同步发放,通过限时发放、限时使用、量化消费额度等措施,提高使用效率,提振居民消费信心。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,以智慧商圈、文创经济、首店经济等为抓手,努力打造“塞上·凤凰幻城”、沙湖不夜城等宁夏旅游新IP,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需求,提高居民就近消费意愿。创新监管措施,建立并完善跨部门、跨地区协同管理机制,健全包容审慎的监管机制,探索多元化解决消费纠纷机制。优化政策举措,全面清理制约新型消费的制度障碍,引入区外高水平大型活动策划团队,培养和带动本地活动策划队伍建设,逐步探索建立政府统筹、活动方主办、社会参与的大型联动机制,激发消费信心和活力。

 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让消费“暖”起来

  曹学云在《关于进一步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助力经济发展的提案》中指出,近年来,我区顺应数字化消费趋势,持续培育壮大新型消费,形成直播电商、即时零售、跨境消费等一批新业态新模式,个性消费、网红消费、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快速发展,带动消费升级,助推经济发展。但我区新型消费尚处于起步阶段,发展不平衡、服务能力偏弱、监管模式滞后、创新能力不足、同质化程度较高,“流量跟风”现象还比较普遍,加快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。

  “中央、自治区出台实施数字消费、绿色消费、健康消费,以及消费品‘以旧换新’、大规模‘设备更新’等促消费政策,培育了智能家居、体育赛事、国货‘潮品’等新的消费增长点。”曹学云建议,各地各部门应用好用活新型消费利好政策,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,鼓励引导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发展新型消费,布局建设多层级新型消费中心、新型消费体验区,打造推广新型消费示范项目,更好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,真正让消费动能“强”起来。发挥数字技术对新型消费的赋能作用,创新融合式、沉浸式、交互式、体验式等消费新场景和新业态。

  提案建议加大金融支持力度,加快建设新型消费综合配套设施,创新新型消费金融品类,促进消费信贷健康有序发展。加强跨界融合、线上线下融合,采用“实体店+直播”等新方式赋能产供销链条,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产品个性化定制,打通传统消费卡点和堵点。推进传统商圈改造提升,推动老旧消费设施改造升级,打造多元消费融合集聚区,拓展服务半径,缩短城乡空间距离,激发社区商业活力和潜力,构建新型消费新场景。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,大力倡导绿色健康可持续消费,涵养消费新潮流新风尚。健全新型消费评价机制,分行业分领域制定新型消费管理办法,提升共享经济、虚拟商品和服务等新消费领域监管水平和服务质效,推动新型消费高质量发展。

  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

  文化消费作为整体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衡量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人民幸福感的重要标尺,是扩大内需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,对于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、提高国民文化素养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常洪斌提交《关于瞄准供需两端齐发力加快释放居民文化消费潜力的提案》中指出,近年来,银川市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规模和消费水平持续提升,消费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,数字文化消费、“文化+”跨界消费、体验式文化消费等潜力巨大,可挖掘空间广阔,为消费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  “受供给端、需求侧等诸多因素限制,居民文化消费仍面临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、文化服务场所开展活动频率不高、文化服务设备利用率较低、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等诸多挑战,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文化消费潜力的释放。”常洪斌建议,加快培育文化消费领域新产品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鼓励文创产品开发与经营,引导文旅等场所增加体验式文化消费产品和项目。持续扩大数字文化消费,丰富数字文化消费场景,通过将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嵌入文化产业创新全链条和全过程,着力构建在线体验沉浸式数字文化新模式,不断开创文化消费新空间。

  常洪斌还建议,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主动对接群众文化需求,加快实现给“群众端菜”,为“群众点菜”,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精准度。加强公共文化场所运营管理水平,着力提高公共文化场所利用率,有效避免资源闲置浪费。全面提升居民文化消费能力,积极筹措文化惠民消费补贴资金,发放文化消费券,切实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文化消费能力、拉动文化消费内需。大力发展“假日经济”“夜间经济”“停留经济”和“首店经济”,让居民“有钱有闲”进行文化消费。 (记者 王 茜)


【责任编辑】:包瑞